變化明顯,返樸歸真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——2014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淺議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江蘇省海門中學 姚紅萍
因為2014年的江蘇語文高考考綱較之前幾年的考綱有較大的變化,大家紛紛預測今年的江蘇語文高考試卷亦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。今天上午,當江蘇高考語文試卷揭開神秘面紗,從學生到老師,一致的感覺是——變化之大真是應接不暇,考點內容卻是返樸歸真。
考生普遍反應試題有些怪,完全出乎意料,原先以為選擇題會很少,沒想到上來就是7道選擇題,對其中的漫畫題更是直呼“坑爹”,說是根本看不懂,文言文、詩歌、默寫倒沒什么反應,普遍感到小說閱讀《安娜之死》有難度,題目問法不算新,但不大把握得住,尤其是最后一題探究劃線句的意蘊理解難以下手,論述類文本三個題目還比較平穩(wěn),作文感覺審題難度不大,但不易寫深寫透。整份試卷做下來的感覺就是別扭難受,沒把握。
綜合學生的種種述說,筆者感覺今年的江蘇語文試卷發(fā)生了較大較多的變化,具體變化有以下幾點:
一、試卷結構明顯變化
變化最大的當屬第一部分的“語言文字運用”部分,分值依然15分,但題型變化出人意料。近幾年的試卷結構均為4道題,其中前兩題為字音、成語或病句,題型為選擇題,后兩題為主觀表述的語言運用題;而今年一下子變成5道選擇題,沒有主觀表述題。
文言文部分的變化也較大。近幾年一向是3道選擇題加3句翻譯題,今年變成2道選擇題、2句翻譯題和1道文意的概括題,其中的文意概括題4分,有新意更有挑戰(zhàn)。文言文結構的變化帶來了分值的細微變化,由原來的19分變?yōu)?8分,翻譯由10分變?yōu)?分。
詩歌鑒賞由原來的10分變?yōu)?1分,由單首詩歌的鑒賞變成兩首詩的比較,題目依然3道。
二、考試內容返樸歸真
1、“語言文字運用”部分拋開了考了多年的拼音,除了近義詞語(不只是成語)辨別的填空選擇題還算正常之外,另外3題分別是關于詩句的對仗、語言的得體和連貫(排序)、漫畫理解的選擇題,從內容上來講,這些都是久未謀面的“稀客”,但又是關乎到語文修養(yǎng)功底的基礎,值得關注。
2、文言文的選材不同于往年的傳記類文章,選用了柳宗元的《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》這樣一篇說理散文。在“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”和時人“恥學于師”的社會風氣下,作為被貶之人,柳子表達了“去其名全其實”的教育思想和策略,充分地肯定了教師在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。這樣的選材和主題于學生而言略顯陌生,理解上可能會有些困難。
3、文學作品的選材,由中國現代作品變?yōu)橥鈬拈L篇節(jié)選。近三年江蘇卷文學作品的的選材(2011年宗璞的《這是你的戰(zhàn)爭!》, 2012年師陀的《郵差先生》,2013年老舍的《何容何許人也》)均為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作品,而今年則是俄國作家列夫·托爾斯泰的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中的選段《安娜之死》,閱讀時略有生澀,但篇幅不長,題型上也較為平穩(wěn)。這個變化提醒我們,引導學生閱讀國內外經典名著應該成為語文學習的常態(tài)。
4、作文形式中規(guī)中矩。今年的作文題談青春的永恒和短暫的關系,兼顧到人文與思想的兩個維度,強調自我感悟的過程,需要在比照中讓思維走向深度。作文材料大致如下:“有人說,沒有什么是不朽的,只有青春是不朽的。也有人說,年輕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,這種想法是天真的,我們自欺欺人地認為會有像自然一樣不朽的信念?!边@個材料審題上幾乎沒有難度,內容上頗具現實和引導意義,有一定的思辨性。比較恰當的理解:人生肯定不會不朽,青春更是稍縱即逝,自當格外珍惜使之流光溢彩,如果認為青春不老而隨意揮霍,則無疑是自欺欺人。。但無論是人生的哪個階段,始終保持青春不朽的心理、沖勁、、積極心態(tài),這才是人生積極的心態(tài),也是對青春不朽的辯證理解??傊?,從物質和客觀角度說,青春終會老去,應當珍惜;從精神和主觀角度說,青春精神必須不朽。
三、試卷彌漫著濃郁的古典氣息
綜觀整份試卷,與往年相比,今年的試卷彌漫著濃郁的古典氣息,文言文、詩歌自不必說,語言表達題中第二題選擇“墻頭雨細垂纖草”的對仗句、第三題的交際用語的不得體的一題選項均為文言的謙敬詞,論述類文本朱良志《乾坤草亭》等等,無不與古代、古典、古樸息息有關,命題人似乎在刻意的傳統(tǒng)文化弘揚中傳達出這樣一種導向:返樸歸真,重視底蘊,這才是語文學習的真諦。
??
?